top of page
搜尋
  • 拔萃资本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市场影响与投资对策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的疫情来势之凶猛,始料未及。全球投资者们担忧疫情将重创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而疫情持续的时间过长势必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宣布新冠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种担忧也随之达到了顶点。



事实上,全球市场在此前一周就已开启了避险模式。以22日武汉宣布封城为起点,美股港股均出现大幅下跌,并在这1月最后一天跌到谷底:美股抹去1月以来全部涨幅,港股更惨,恒指从1月高位暴跌近3000点。A股春节休市期间,MSCI全球、亚太、亚洲、中国指数分别下跌3.0%,3.7%,3.8%,5.3%。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大宗商品价格也一路下跌,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收窄,新兴市场货币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A股迎来了开市(2月3日),毫无悬念全线跳水低开,重现千股跌停的场面,尽管随后跌幅有所收窄,但沪深300 指数当天依然收跌7.9%;而人民币也大幅走弱,兑美元汇率再度“破7”。



不过,就从3日起,全球市场开启了触底反弹的走势,尤其美国三大股指接下来的三个交易日强势反弹,不但完全收复此前跌幅,更是再度创下历史新高。A股港股也是连日反弹,此前跌幅显著收窄,A股创业版指数更是创出逾三年新高。据周五收盘后的统计,北上资金全周净买入A股逾300亿元。


市场信心恢复的背后,离不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就在2月3日,我们看到,火神山医院如期落成并交付;各地进一步加强限制人员流动等疫情管控措施;全国1521家企业累计捐赠168.4亿元抗击疫情;各级财政累计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累计达470亿元;央行公开市场1.2万亿逆回购操作注入流动性同时下调逆回购利率;十余省市先后密集出台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举国上下为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爆发了惊人的能量,决心和毅力可谓空前。


WHO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短短数天内建成专门医院并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仅展现出中国非凡的团结行动力,而且体现出中国政府保障人民健康的决心。瑞安还透露,WHO正在举行一系列会议,对现有的治疗手段展开“系统性”评估。下周,数百名研究人员将在日内瓦举行会议,确定今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诊疗手段、检测手段和相关药物研究的优先事项。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到不了的春日。”我们认为,全球遏制疫情的努力最终将见成效。据专业人士推演分析,如果保持当前的管控力度,病毒致死率不再上升,则本次疫情有望在2月底迈过高峰期,并于5月底基本平息。但是从短期来看,疫情依然严峻,而经济的战“疫”才刚刚打响。对投资者而言,合理优化大类资产配置更加显得重要,在采取一些策略和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投资组合的同时,也可抓住市场下跌机会构建中长期投资主题敞口。


疫情的拐点仍需等待


自从武汉封城,湖北以外地区的疫情得到相对较好的控制,确诊人数的增长速度最近两日有所放缓,而治愈人数则是在加速增长;考虑到武汉封城至今已满14天,全国(除湖北外)第一波疫情高峰或许已经到来。



然而,随着返城复工潮的到来,疫情很可能会在未来14天内(也就是2月底前)迎来第二波高峰。如果第二波高峰时控制得当,则大概率就能迎来疫情的拐点,否则,将迎来更加困难和被动的局面。此外,受制于医疗资源紧缺和医院接诊能力不足等因素,官方的疫情统计数字或只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一部分;尤其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感染与死亡人数占全国比重很大,而医疗体系已经超负荷,实际疫情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疫情的区域性集中爆发仍存隐忧,这都导致无法更准确地预判拐点。


尽管我们对政府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举措抱有信心,但每天新增病例何时能出现趋势性下降,人们还是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等待。在此期间市场若出现大起大落,投资者更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盲目追高杀跌。


经济的战“疫”已经打响


短期而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开始显现并仍在发酵,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企业复工仍在延迟,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因此显著下行,企业盈利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根据近期各家投行发布的研报,普遍预计中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将下降达1.5-2.5个百分点,与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的降幅(2%)相若。



我们预计,疫情将显著冲击我国经济的需求端,对于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电影娱乐等消费和服务业的子行业的影响尤其负面。考虑到今天我国消费以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更高,我们预计经济增速的放缓较难好于2003年非典时期的情况。


对于企业而言,现在许多城市现在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正常开工。在需求欠佳、开工不足,物流也受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现金流消耗得会很快,特别是小微企业没有融资渠道、没有固定资本,相对脆弱,可以说是非常煎熬。



国际视角看,中国企业和工厂停工的时间越久,供应中断冲击全球经济的风险就越高。因为目前的世界全球化程度远超2003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更为密切,中国和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虽然海外感染人员尚较为有限,但全球经济影响势必要高于2003 年的SARS。因此我们预计今年一季度的全球增长将同样受到显著影响。本周,疫情对跨国企业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例如,苹果公司发出供应链中断的警告,星巴克暂时关闭部分门店,多家航空公司停飞往来中国大陆的航线。


因此对我国政府而言,打响经济的战“疫”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如果能提早发力,及时阻断冲击在不同渠道中的传导,则将实现更好的调节效果、更低的政策成本。事实上,政府各部委确实在火速采取行动,一方面保证流动性充裕稳定金融系统和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奠定“降息”基调,引导长期利率下行。同时,各地政府已密集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以及提供补贴的财政政策,缓解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


如果在乐观预期情况下,疫情在二季度就能有所好转,而疫情缓解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随着前期推迟的消费、投资的释放,可能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在合理运用政策空间的情况下,经济可能最迟在三季度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我们相信,疫情冲击不会扭转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后续经济增长所培育的长期投资机遇,将依然值得期待。


投资组合应对策略


我们认为,疫情可能对短期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产生重大影响,但各国政府应对冠状病毒的积极措施最终将阻止或限制疫情蔓延,只是在拐点时间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拐点过后,需求反弹将刺激增长强劲回升。而我国政府在金融财税等多个层面的政策举措也为疫情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缓冲和对冲。


从目前市场的反应来看,大跌后的连日反弹显示出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得到释放,且开始越来越price-in疫情拐点将很快到来的预期。美股受疫情影响有限尚且不论,但A股反弹如此强势,除了恐慌情绪消退、估值修复外显然还有别的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是国家稳经济的政策举措强化了市场对今年流动性宽松的预期。


我们建议投资人此时更宜理性、独立思考,制定好计划,一方面采取策略保护好自己的投资组合,一方面也利用市场波动,在捕捉短线交易机会的同时,更要择机布局中长线投资主题,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


短线而言,我们建议以下策略:


其一,规避受疫情影响显著的企业。我们认为,近期盈利可能大幅下调以及估值不太有支撑的股票在短期内可能会持续跑输大市,比如航空、博彩、酒店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板块、部分传统消费相关行业等。


其二,投资于在线消费、在线科技主题。疫情的影响导致人们不得不减少出行、留在家中。因此,我们认为在线消费类企业(比如电子游戏、电子商务和食品外卖等)将有相对较好的表现。而在5G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在线办公、在线医疗以及在线教育等在线科技主题或将迎来爆发式成长,一如2003年SARS后计算机互联网行业迎来蓬勃发展。至于该板块最近的快速反弹,我们不建议盲目追高,毕竟市场风险偏好随疫情可能还有波折,但若出现回调要敢于“抄底”。


其三,投资高股息收益率股票。我们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拥有强劲现金流和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具有较强的防御性,有助于周期性敞口较高的投资者分散风险。此外,本已低利率的环境叠加避险资金涌入,导致债券收益率普遍收窄,高息股的配置价值相比较下也会更加显著。港股在此轮调整后,恒指整体PE再度回落到10倍,故港股中的高息股更具吸引力。


其四,高收益地产债调整带来买入机会。前期疫情升级影响市场对中国资产信心,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普遍走阔,高收益地产债信用溢价再度大幅上升。不过我们认为整体而言,市场不必过度担忧,对于一些资质较优地产发行人债券,这次调整带来较佳的买入机会。相较之下,我们对于投资级债券则相对审慎,当前收益率下行空间已非常有限。


其五,利用波动性加剧。卖出看跌期权的策略能够驾驭波动性上升的环境,同时为股票带来较具防御性的敞口。寻求缓解下行风险的投资者也可考虑结构性方案,既能提高收益,也能提供一定的资本保护。私人银行客户可以加大对ELN、RCN等结构化票据的关注。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我们还建议投资者,提防疫情拐点过后,经济向上市场向下。疫情的拐点出现很可能就预示着市场反弹的高点到来。尽管之后经济很可能会快速回暖,但市场早已形成了一致预期,从而透支了涨幅。而随着前期支持经济的特殊政策陆续退出,经济快速回暖的可持续性难料,这将为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对于在当前波动市场中短线交易获利的股票,在拐点到来前果断减仓,落袋为安。


而从中长期角度看,我们倾向于认为市场下跌是加仓新兴市场和中国股票的机会。我们年初的全年展望中即有看好新兴市场股市,在长期内料将取得最高的回报。我们预计新兴市场相较于发达市场的增长优势有望扩大;目前,新兴市场估值低于发达市场。在亚洲投资组合中,我们继续青睐亚洲(日本除外)股票;而相较于A股,港股目前的估值会更加吸引。


最后,还是回到与新冠病毒疫情戚戚相关的医疗健康板块。我们认为,即便目前的危机过去,医疗健康板块也仍是投资者应长期关注的行业。这个行业中的多个板块有望在未来几年跑赢大市。首先,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双重挑战,我们预计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将上升。其次,创新性医疗科技(HealthTech)提供商利用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利用人工智能(AI)来改善治疗效果、预测健康问题、定制个性化药品,都在探索之中。最后,基因疗法的重大进展有望引发医学革命,颠覆生物科技和医药行业。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都值得投资者利用此次回调之机,以较低的价格作长线布局。

2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